绍兴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中心-「正启田检测」
申请
1申请方
申请主体为通过app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运营者(以下简称app运营者”) , 且取得市场-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
app运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
( 1 )违反相关-;
( 2 )在12个月内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 3 )所持同类-在撤销影响期内;
( 4 )机构规定的其他情况。
2申请单元的确定
原则上按app版本申请。同一名称的app,版本号、操作系统平台等不同时,-般应分为不同申请单元,具体由机构依据本规则制定的实施细则予以规定。
安全成为趋势
保护意识不可降低
不过,郑宁提醒:“虽然已有18款app获得安全,但这并不代表以后app都要经过安全才能上线。”
他进一步分析,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安全实施规则》,需按照app运营商自愿申请的原则,因此未经过安全并不能妨碍app上线。但是,对app经营者来讲,申请安全可以向公众彰显其保护的决心,在过程中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与组织措施来提高数据合规能力,可以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更多用户的-与-。而且鼓励搜索引擎和应用商店优先获证app,引导消费者选用安全的app产品,相信未来安全会成为app运营者主动选择的程序。
韩英伟也认为,获证app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引擎使用标志,向消费者和用户传递安全-,引导在同类app时优先选择已获安全的app。
经过安全后的app,用户是否可以放心使用?
韩英伟说,app若获得安全,说明其目前的各项标准都已经符合相关市场-要求,用户在使用上和心理上都是更为放心、-的选择。但是,成为安全app的一员,并不意味着app就此有了“免死”,有赖于相关部门的持续有效-。用户还是需要根据app评价、运营方等综合判断。
郑宁也认为,app经过安全仅能代表其在时符合-,并不代表之后将一直处于合规状态,这也是行政-部门持续-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app获得安全不是终点,而是企业持续落实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新起点。即便是获得安全的app运营者,也应坚持获证后自评价及自身业务内审,并配合机构的-工作。所以,用户只能将安全作为app合规的初步信号,不能因此降低-保护的意识,而是应当在app使用过程中持续-运营者是否合规。
app安全作为自愿性,目前已启动试点工作,开通申请受理渠道。预计2019年开展批app试点,并推选出一批对-安全保护符合标准要求的app,通过与应用市场和搜索引擎开展合作,-标识并优先获证app,引导优先选择获证 app。与此同时,逐步健全、行业、社会等多层面对app安全的采信机制,推动市场采购、行业管理、-等领域广泛采信结果,提高企业参与自愿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app-安全的长效治理机制。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951000.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