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溶气罐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溶气罐是通过回流泵将清水加压至0.30~0.40mpa,同时加入压缩空气,使空气溶解于水的一种特殊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序进气浮相对于现有的两级串联气浮设备具有如下的优点:1采用集约型的设计,融合了两级气浮的功效,优化整合到一套设备中,节约了占地面积。加压后的溶气水通过管道、阀门接至释放器,然后骤然减至常压,溶解于水的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气泡直径约为30-120μm左右,从水中析出,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载浮于水面,由刮渣机刮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气浮回流比一般按30~50%,用气量按40-60ml/l设计。
四、溶气罐工艺参数
填料高度:800~1100mm0.8~1.3m
液位高度:500~1000mm从罐底计 承压能力:***0.6mpa
工作压力:0.3~0.4mpa
溶气罐是气浮法水处理中关健的设备,溶气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气浮出水的水质。
装置原理
⑴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细的气泡,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黏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水质的目的。
⑵气浮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气浮效果的措施
气泡直径越小,数量越多,气浮的效果越好;水中的无机盐类会加速气泡的和合并,降低气浮效果;投加混凝剂会促进悬浮物凝聚,使其黏附在气泡而上浮;可加入浮选剂使亲水性颗粒表面转化为疏水性物质而黏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
装置分类
按气浮法类型不同分类
溶气气浮装置是按照气浮法设计的,根据气浮法的分类不同,溶气气浮装置也有所不同。
1、电解溶气气浮装置——电解气浮法
电解气浮法是用不溶性阳极和阴极,通以直电流,直接将废水电解。阳极和阴极产生氢气和氧的微细气泡,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颗粒或先经混凝处理所形成的絮凝体粘附而上浮至水面,生成泡沫层,然后将泡沫刮除,实现分离去除的污染物质。
1、要充分研究探讨废水的水质情况,分析采用气浮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需处理的废水应进行-的气浮小型试验或模型试验。二、操作步骤1、控制进水阀门,以-进水量在设计水量范围之内。并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溶气压力及回流比指溶气水量与待处理水量的比值。通常溶气压力采用0.2~0.4mpa,回流比取5%~100%一之间,回流比的确定需和悬浮物的浓度联系起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浓度高回流比大,浓度小回流比小。
3、根据试验时选定的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絮凝时间、反应程度等,确定反应形式及反应时间,一般沉淀反应时间较短,以2一30分钟为宜;
4、确定溶气气浮机的池型,应根据对处理水质的要求、净水工艺与前后处理构筑物的衔接、周围地形和构筑物的协调、施工难易程度及造价等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反应池宜与气浮池合建。为避免打碎絮体,应注意构筑物的衔接形式。进-浮池接触室的流速宜控制在0.1m/s以内;
5、接触室必须对涡凹曝气机气泡与絮凝体提供-的接触条件,同时宽度应考虑安装和检修的要求。水流上升流速一般取10~20mm/s:,水流在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宜小于60秒。7、设备免维护,池底安装有自动清洗系统,系统排泥时自动清洗池底。
6、接触室内的溶气释放器,需根据确定的回流量,溶气压力及各种型号释放器的作用范围按下表来选定:
7、气浮分离室需根据带气絮体上浮分离的难易程度和水质的处理要求而定。选择水流向下的流速,一般取1.5~3.0mm/s,即分离室的表面负荷率取5.4~10.8m3/m2.h;
8、气浮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取2.0~2.5m,池中水流停留时间一般为10~20min;
9、气浮池的长宽比无严格要求;一般以单格宽度不超过10m,池长不超过15m为宜;
10、气浮池的排渣一般采用刮渣机定期排除。集渣槽可设置在池的一端或两端.;刮渣机的行车速度宜控制在5m/min以内;
11气浮池集水应力求均匀,一般采用穿孔集水管,集水管的大流速宜控制在0.5m/s左右;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11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