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磁电混合存储系统公司团队在线服务「云唤维」
盘阵列的全称是:redundanarrayofinexpensivedisk,简称raid技术。它是1988年由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davidpatterson等人提出来的磁盘冗余技术。从那时起,磁盘阵列技术发展得很快,并逐步走向成熟。人们逐渐认识了磁盘阵列技术。磁盘阵列技术可以详细地划分为若干个级别0-5 raid技术,并且又发展了所谓的 raid level 10, 30, 50的新的级别。raid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简称。用raid的好处简单的说就是:安全性高,速度快,数据容量---。 某些级别的raid技术可以把速度提高到单个硬盘驱动器的400%。磁盘阵列把多个硬盘驱动器连接在一起协同工作,---提高了速度,同时把硬盘系统的---性提高到接近无错的境界。这些“容错”系统速度极快,同时---性---。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映当时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 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data redundancy,而产生了raid理论。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inexpensive被改为independent,许多独立的磁盘组
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的真。 [2] 外接式磁盘阵列柜较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交换hot s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 [2] 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使用操作。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阵列卡---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 [2] 利用软件仿的真的方式,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还比较大,达30%左右。因此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
raid称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 的基本原理是把多个便宜的小磁盘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磁盘组,使性能达到或超过一个容量---、价格昂贵的磁盘。
目前 raid技术大致分为两种:基于硬件的raid技术和基于软件的raid技术。其中在linux下通过自带的软件就能实现raid功能,这样便可省去购买昂贵的硬件 raid 控制器和附件就能---地增强磁盘的 io 性能和---性。由于是用软件去实现的raid功能,所以它配置灵活、管理方便。同时使用软件raid,还可以实现将几个物理磁盘合并成一个的虚拟设备,从而达到性能改进和数据冗余的目的。当然基于硬件的raid解决方案比基于软件raid技术在使用性能和服务性能上稍胜---,具体表现在检测和修复多位错误的能力、错误磁盘自动检测和阵列重建等方面。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推荐关键词:光存储,光存储,光存储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155034.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