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餐具订制「在线咨询」
发布者: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21-12-2
随着东西贸易交往的频繁,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平定台湾以后,禁海开放,西洋制品开始涌入,西洋珐琅便由广州等港口传入中国,并就地设厂研制,称之为洋瓷,宫中则称其为广珐琅。当时,广州的产品多保留着西方文化的韵味,由于烧造技术不高,釉料呈色不稳定。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聘请法兰西画珐琅艺人---信来京,在内廷珐琅处指导烧造画珐琅器。其式样、图案主要是中国风格,少有西方画珐琅的特点。
由当时欧洲传教士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对这种洋玩意儿也很感兴趣,并力图使中国的珐琅工匠掌握这门技术,于是广州和北京内廷珐琅作的工匠分别在两地试烧画珐琅,经过大约10年的时间,成功地烧制出了我国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随着广州和欧洲的画珐琅器制作匠师进入内廷,参与指导造办处珐琅器的生产,甚至-操作,画珐琅器的生产遂呈现繁荣景象。
雍正初年时珐琅彩绘变化不大,构图仍是呆板的对称,但写生画开始多了起来,有了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红、黄、蓝、白等色。到了雍正中期,院画的工笔画在整个社会流行开来,很得雍正-的赏识。珐琅彩瓷器的画工们迎合-的好恶,在珐琅彩瓷器上以 院画为底稿,开始勾、画、皱、染,这也是珐琅彩瓷器---的。绘画题材多为寓意深刻的芙蓉---、灵芝水仙、---牡丹、梅兰竹菊、翠竹麻雀、秋树八哥等,更有各种山水楼阁画面。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239701.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