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金属导管近期行情「在线咨询」
1、金属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2、水下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除应满足本规范第7.2、7.3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是2.5h。
粗骨料优先选用卵石,如采用碎石宜增加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粗骨料的zui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zui小净距的1/4,同时不得大于40㎜。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0.4~0.5,水胶比宜采用0.5~0.6。经试验,可掺入部分粉煤灰水泥与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50㎏/m3,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m3
灌注桩的问题与其成桩工艺密切相关,属于桩身完整性的常见缺陷有夹泥、断裂、缩颈、扩颈、空洞、混凝土离析等。分析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大致有: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不够,致使新灌混凝土上翻,或提升导管速度过快,导致导管中翻水,造成两次灌注,使桩身形成夹泥的断裂界面。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的静水压力减小,导致局部孔壁土层失稳坍落,造成混凝土桩身夹泥或缩颈。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桩后形成护颈。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运输路径太长、或导管漏水,混凝土受水冲泡等,使粗骨料集中在一起,造成桩身混凝土离析。
水下砼施工:钢筋笼下完并检查无误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h,以防护浆下沉和坍孔。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水中浇筑,灌注前要计算确定砼首灌量。
1导管的提升和拆除。提升导管时不宜过快过猛,以防拖带表层混凝土造成泥渣浮浆的浸入。导管的拆除要干净利落,防止螺栓、密封圈落孔中。拆下的导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集中堆放整齐。
2浇灌过程中,应有专人探测导管埋深及导管与井孔内混凝土面高度差,随着砼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砼面以下一般不小于2m,不宜大于6m。
3桩身砼浇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246585.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