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零件采用高频淬火电源进行调质热处理,常用的淬火冷却方法有哪些?
机床零件采用高频淬火电源进行调质热处理,影响热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热处理工艺、淬火冷却方法、周边环境等。今天呢,我们不说机床零件的热处理工艺,我们说说常用的淬火冷却方法有哪些。
1、形状简单、截面厚度≤100mm的零件在水或油中冷却。终冷温度不予以---,以淬硬为原则。
2、形状复杂、截面厚度>;100mm的零件在淬火冷却介质中表面终冷温度为150-200℃时取出空冷。
3、合金工具钢及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在>;30℃的热油中淬火冷却。
本文简单介绍了机床零件常用的淬火冷却方法,希望对您的热处理工作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的热处理工艺,您可以看看热处理方面的书籍,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频淬火后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对金属件耐磨性能的有影响吗
机械金属零件磨损的主要原因。目前,索具设备中大量应用各种相互配个的零件,这些零件的配合表面,今本上都是经机械济公喉完成的。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其加工面不可能是光滑的,有一定粗糙度。因此麦当这些相互配合运动的零件受重力和机械作用力额的影响,接触表面之间必然会产生磨察。而磨损是磨檫的必然产物。由于淬火钢中的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都是亚稳组织,具有自发转变为稳定组织的趋势,因而将引起工件的性能、尺寸和形状的改变,通过回火可促使这些不稳定组织的转变,达到稳定组织与尺寸的目的。另外,机械失效的统计也表明,一个机械设备从运行中出现故障以致后的报废,80%的原因都是磨损所造成的。磨损学的研究表明,对付磨损,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设法提高金属零件表面的耐磨度。在零件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其表面的硬度的方法就是热处理,高频淬火就是简单有效的热处理方法。
高频淬火的一个特点是使零件表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因此许多从事机械设计的---普遍认为,高频淬火后的零件之所以耐磨性提高,主要是因为令阿健表层的这些残余压应力所造成的。而且这一论点,咋着一些著作中也提到。7)固定架两侧电动机移动,调整加热装置左右方向移动,落下淬火感应器,---淬火感应器刚好压在钢轨上。然而,近年来的摸查血研究表明,磨察零件的表面攒在较高的残余压应力,对零件的脑模型却不一定---的结果。
齿轮淬火变形的分析和对策
7t火车后桥锥齿轮是汽车传递动力和改变速度的重要零件,工件材料为22crmoh钢。生产中发现,齿轮热处理后部分工件出现贯穿性裂纹,另外一些齿轮发现起边超差缺陷,造成不少齿轮失效报废。
锥齿轮要求渗碳层---为1.7-2.1mm,碳化物为1-5级,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为1-5级,表面硬度为60-64hrc,芯部硬度为35-40hrc。检验发现齿轮花键根部应力集中部位是裂纹源处,裂纹沿轴向扩展贯穿轴颈本体,部分主动齿轮裂纹---贯穿齿根与齿顶处,开裂特征明显。金相组织检验发现,主动齿轮带状组织中铁素体带处是裂纹源头,裂纹扩展并与带状组织平行。为此,我们应重新淬火,但应先采用高频淬火机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防止齿轮表面脱碳。部分裂纹呈锯齿状形貌,同事出现---的次生裂纹,部分裂纹呈碎裂状形貌。
分析认为,从动齿轮畸变超差失效是因工件组织均匀性差,带状组织---引起的,工件在热处理中各个部位膨胀系数以及相变比体积变化差异大,引起较大的组织应力,造成工件畸变过大超差而失效。主动齿轮出现轴向裂纹系因带状组织---超差造成的。为此,通过调整回火温度,以降低基体硬度,---抗拉强度在下限的工艺试验,以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由于带状组织---,相邻部位显微组织不同,差异很大,在外力作用下,性能薄弱处和强弱带间适应力集中处,该处力学性能低而各向---明显,并且处于高应力作用,其横向强度比纵向断裂强度明显低下,在热处理中产生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作用下,主动齿轮在应力集中薄弱区域萌生裂纹并扩展快裂。
根据以---析,提出工艺改进措施如下:
1生产中从首工序严吧材料检验关口,要求带状组织≤3级,其他各项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合格,不允许不合格材料混入生产流程。
2齿轮锻件毛坯件应进行金相检验,带状组织≤3级的合格坯件可进入加工程序,防止不合格锻件进入再加工工序。
3建议钢厂个锻造厂采用新技术工艺,提高钢材和锻件毛坯组织性能,为减少和消除齿轮组织缺陷和畸变裂纹缺陷失效奠定基础。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27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