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较多的西藏学者则认为:扎木聂源于西藏本土,是藏族自己创造的乡土乐器,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在西藏等藏族地区的众多寺院,包括唐代修建的古老寺院,门前都有四大---的塑像,其中一位手中所持的乐器就是扎木年。
造型结构
是什么,让它能独揽藏族风情?
传统的扎木聂,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多使用桑木、红木、核桃木、木制作,以红木制品为佳。琴体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100厘米~110厘米。
共鸣箱似切开的半葫芦形,长27厘米左右,面宽14厘米~16厘米,用整块木料制作,上部较小,掏空内腔,表面呈棱形,下部挖出椭圆形腹腔,表面蒙以山羊皮、獐子皮或鱼皮。在琴皮上方的琴面上,开有一个弯月形出音孔。
扎年分为八弦琴、十六弦琴、二十弦琴、六弦琴等几个种类,其中以六弦琴为普遍,为---,并广泛流传于西藏各地和其他藏区。
琴身长约一米多,有六个旋钮,弹奏部大如人头,包有羊皮及鞍子。
扎年音色柔和悦耳,琴身轻便,可以随身携带,席地而坐,抱琴即可唱弹。在西藏使用分部很广,上部阿里三卫至中部地区的-,山南、拉萨、林芝地区及下部安多都可见到扎年。
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如何回归民间、找回自我
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如何回归民间、找回自我,如何挖掘那些流传和存活于民间的曲目和表演形式,并在实践中加以继承与应用,已成为该团成员目前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有足够的资金对西---统乐器进行良性改革,让画在纸上、构思于脑海里的改-案变为一次次现实中的实验、改装和制造,从而让传统乐器发出更多悦耳之声。
----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仪式时所用的器物。佛法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作用,使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变得神圣庄严。
“札木聂”又叫六弦琴,藏族传统的弹拨乐器
“札木聂”又叫六弦琴,藏族传统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拉萨、山南、阿里、拉孜巴谐、萨迦 、昂仁、定日等地。藏语可译意为“美妙悦耳的声音”, 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亦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扎木聂弹唱广泛流传于青藏高原,是青海---影响较大,流传久远的弹唱艺术。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扎木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藏语扎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悦耳的琴声。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推荐关键词:扎木聂_扎木聂厂家_扎木聂订做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37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