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种类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平坦性:施工使用自流平材料,表面平坦,能符合-平坦的比赛场地要求。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的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健康-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2008年-的成功举办及-健身运动的开展,对运动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塑胶跑道施工一般工序: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施工一般工序:
01 清除场地内的垃圾,清扫积水,晾干后,用吹风机将场地内的尘土吹净;把配料、搅拌场地清理好,保持配料场地胶周围的干净。
02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用钢丝刷将场地内的泥点、白灰点刷净。
03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用锤子、钎子将刷不掉的白灰、水泥及凸起部分处理掉,然后吹扫整个场地。
04 取少量胶液,按比例配置好后,进行实地小试。实验完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下一道工序。
05 基础封底,把积水部分用料找平,密实度不合格的地方用胶封。
06 将摊铺机标尺按需要进行调整,然后进行摊铺施工,各处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07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 待-铺完硬化后,放水找积水点,把积水处处理找平,至底胶无积水。待底胶完全硬化后,用打磨机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达到平整的要求,然后进行表面防滑喷吐。
08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根据图纸及设计要求,在场地内标出各种线位
塑胶跑道设计规范
1.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的综合布局应紧凑合理,在满足各种比赛要求,-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场地总面积。
2.实心球,标枪和铅球的着陆区域应设置在标准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上,投掷圈和辅助跑道应设置在足球场终点线之外。
3.跳远,三级跳远和撑竿跳高场地应设在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塑胶跑道的笔直外侧或半圆区域。当放置在笔直的外侧时,起点应距离架子5米以上。
4.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应有-的排水条件。应当在跑道的内侧和整个场地的外侧设置环形排水沟。排水沟应覆盖住有孔的覆盖物,并覆盖涉及障碍物路线和标枪投掷辅助跑道的区域应设置为无孔盖。
5.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还应根据使用要求配备通讯,信号,电源,给排水管道等装置。
6.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的曲线中心应设置有性标记,埋在地下。
跑道坡度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跑道的横向坡度应不大于1%,并且应向外侧高,向内低。03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定位:为准确施工及画线需要,应用牢固鲜明标志物标出跑道场地的四个半圆切线点和两个圆心。在我国的标准塑胶跑道设计和施工中,通常使用0.8%的侧向坡度,因此应将施工误差控制在1%以内;跑道的纵向坡度不应大于0.1%,坡度沿运行方向是高和低的。通常,在我国跑道的设计和施工中不考虑直线段的纵向坡度。在直道的延伸区域以及西直道的起点和终点的弯道处,水平坡度应不超过1%通常为0.8%向内倾斜,并且纵向坡度应为从起点到直线的距离不超过0.1%,以-该区域的排水顺畅。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跑道面层材料
预制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表层材料一般采用合成材料,跑道区域的厚度一般为12-13mm,加厚区域为18mm-25mm,18mm加厚区域为跳高区,跳远区,三重区,跳跃区和撑杆跳区,标枪投掷区;隔离池增加了25mm。由于三元乙丙橡胶属于聚烯(pa66)烃家族,它具有的-特性。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辅助区域中放置9毫米厚的合成材料表面层。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52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