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合金钢铸造件生产厂家的行业须知「高密市健壮机械」
铸钢件的渗碳
铸钢件的化学热处理是指将铸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者几种化学元素渗入表层。化学热处理可以改变铸件表层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常用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包括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以及渗金属等。在对铸件进行化学热处理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铸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以及表面热处理的情况。
渗碳是指将铸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然后使碳原子渗入到表层。渗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铸件表面的含碳量,同时在铸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渗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1% - 0.25%,以---铸件芯部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
渗碳层的表面硬度一般为56hrc - 63hrc. 渗碳层的金相组织为细针马氏体 + 少量的残留奥氏体以及均匀分布的粒状碳化物。不允许网状碳化物的存在,并且,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15% - 20%。
渗碳以后的铸件的芯部硬度一般为30hrc - 45hrc. 芯部金相组织应为低碳马氏体或下贝氏体。不允许有块状或者沿晶界析出的铁素体。
在实际生产中,常见的渗碳方法有三种:固体渗碳、液体渗碳和气体渗碳。
铸钢件的渗氮
渗氮是指将氮原子渗入铸件表面的热处理工艺。渗氮一般在ac1温度以下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铸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强度、抗咬合性以及抗---腐蚀性能。铸钢件的渗氮一般在480℃ - 580℃进行。含有铝、铬、钛、钼和钨的低合金钢、不锈钢和热模工具钢等铸件都适合渗氮处理。
为了---铸件芯部具有---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并减少渗氮后产生的变形,需进行渗氮前的预处理。对于结构钢,渗氮前需要采用调质处理,以便得到均匀细小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对于渗氮处理的时候容易畸变的铸件,调质后还需要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对于不锈钢和耐热钢铸件,一般可以进行调质处理,以便---组织和提高强度;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可以采用固溶热处理。
耐磨铸钢件
耐磨铸钢是指具有---耐磨性的铸钢。按化学成分分为非合金、低合金和合金耐磨铸钢。耐磨钢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高锰钢,中、低合金耐磨钢,铬钼硅锰钢,耐气蚀钢,耐磨蚀钢以及特殊耐磨钢等。一些通用的合金钢如不锈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及合金结构钢等也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作为耐磨钢使用。
中、低合金耐磨钢这类钢中通常所含的化学元素有硅、锰、铬、钼、钒、钨、镍、钛、硼、铜、稀土等。美国很多大中型球磨机的衬板都用铬钼硅锰或铬钼钢制造。而美国的大多数磨球都用中、高碳的铬钼钢制造。在较高温度(例如200~500℃)的磨料磨损条件下工作的工件或由于摩擦热使表面经受较高温度的工件,可采用铬钼钒、铬钼钒镍或铬钼钒钨等合金耐磨钢。
磨损是物体工作表面材料在相对运动中不断破坏或损失的现象。按磨损机制划分,磨损可分为磨料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冲蚀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冲击磨损、微动磨损等几大类。在工业领域中磨料磨损和粘着磨损在工件磨损失效中占有比例,而冲蚀、腐蚀、疲劳、微动等磨损失效方式由于往往产生在一些重要构件的运行中,故日益受到重视。在工况条件下,往往是几种磨损形式同时或先后出现,磨损失效交互作用呈现较复杂的形式。确定工件磨损失效的类型是合理选用或研制耐磨钢的依据。
另外,零、部件的磨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影响磨损的因素很多,它包括工作条件(载荷、速度、运动方式)、润滑条件、环境因素(湿度、温度、周围介质等)、材料因素(成分、组织、力学性能)、零件表面及物理化学特性等。其中每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使磨损量改变,甚至使磨损机制改变。由此可见,材料因素只是影响工件磨损的因素之一,要提高钢件的耐磨性需要从特定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系统整体着手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珠光体耐热铸钢的热处理
珠光体耐热铸钢的合金元素以铬、钼为主,总量一般不超过5%。其组织除珠光体、铁素体外, 还有贝氏体。这类钢在500~600℃有---的高温强度及工艺性能,它们广泛用于制作 600℃以下的耐热部件,如锅炉钢管、汽轮机叶轮、转子、紧固件及高压容器、管道等。典型牌号有:16mo,15crmo,12cr1mov,12cr2mowvtib,10cr2mo1,25cr2mo1v,20cr3mowv等。
珠光体耐热铸钢件的热处理主要采用正火或者调质处理,以便获得稳定的组织、---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要求的高温工况下的强度。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594923.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