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点云防撞混合型固态激光雷达能量产欢迎来电「北京北醒」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当前,随着市场应用的不断加大,对于agv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导航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因此激光雷达导航技术在agv应用兴起。
mems振镜用于激光雷达系统,需要具备大孔径以满足激光雷达分辨力等需求。静电驱动7mm直径尺寸的双轴可偏转mems振镜,采用简单易行的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的测距方法,测量了距离0.5m至80m的目标,视场角30°,扫描频率550hz。如图5所示,为进一步提高lidar光学口径,采用2×7的微振镜阵列,等效综合口径334mm,填充因子80%,其中发射端信号是一维扫描的强度调制连续波,接收端是大孔径的振镜组,扫描角度60°,扫描频率250hz。单个微振镜可以做到20mm的直径尺寸,实验验证在两个轴上均可以达到7.2°的光束扫描角度,压电驱动mems的谐振频率在1khz左右,100w的激光能量没有对mems镜面产生破坏。
20世纪90年代,有研究者就提出了非扫描式的激光雷达概念,属于3d成像激光雷达。如图7所示,flash激光雷达采用类似照相机的工作模式,感光元件与普通相机不同,每个像素点可以记录光子飞行时间信息。发射的面阵激光照射到目标上,目标对入射光产生散射,由于物体具有三维空间属性,从而照射到物体不同部位的光具有不同的飞行时间,被焦平面探测器阵列探测,输出为具有---信息的“三维”图像。如图8 所示,flash激光雷达也经历了小型化发展历程,所占空间从起初的车厢级到办公桌级,再到现在的厘米级,这都得益于紧凑型激光器阵列、探测器阵列的发展。
flash激光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角度分辨力直接受限于探测器性能,为了实现远距离探测,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需要价格昂贵的雪崩光电探测器apd,面积、更的探测器很难获得。为了解决flash激光雷达分辨力受限的问题,韩国kaist有研究小组提出采用偏振调制普克尔盒polarizationmodulating pockels cell,pmpc和面阵微偏振电荷耦合器件micro-polarizer charge-coupled device,mccd的方案,由于激光偏振态随着距离产生变化,mccd可以探测回波的偏振态,计算得到距离,1024×1024个阵元数的mccd可以弥补大面积的apd阵列的不足,获得较高的角分辨力。实验得到了0.12mrad的角分辨率和16m范围内5.2mm的距离分辨率。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609467.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