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池塘养殖污水处理多重优惠「弘峻水处理」
渔稻共作尾水处理模式
采用渔农综合循环利用模式,使养殖尾水处理与稻渔共作相结合。养殖尾水直接进入稻田。稻田中养殖鱼、虾、蟹等经济动物,消除田间杂草和水稻害虫,并疏松土壤;水稻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净化水体,净化后的水体再次进入养殖系统进行循环利用,形成一个闭合的“稻-渔”互利共生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一水多用、生态循环”。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养殖池塘***稻田***养殖池塘。要求养殖用水循环使用。
面积配比:池塘养殖条件下,每2000~5000公斤产量配套10~15亩稻田。
适用淡水池塘、淡水养殖工程设施养殖尾水处理。
温室鱼菜共生处理模式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农业,它把池塘养殖和作物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该模式将池塘养殖中残饵和粪便等高污染物,通过底排的方式进入收集池,通过收集池沉淀后将浓缩的污染物排放到发酵池中,经过十几天发酵后,将发酵液通过管道进入温室鱼菜共生系统中,用于作物栽培,上清水回塘继续用于池塘养殖。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当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涉及家家户户的“民心工程”,鱼菜共生系统能实现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可以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主要包括养殖池塘***底排污管道***收集池***上清水回塘;沉积物进入发酵池***发酵液***温室鱼菜共生系统***养殖池塘。要求养殖用水循环使用。
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占比面积:一般要求温室鱼菜共生系统与池塘配比为1:2~5左右。
适用于面积在50亩以上集中连片淡水池塘养殖模式。
海水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以实施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的生物净化为主,物理化学净化为辅的治理思路,采用“预处理+三池两坝”处理工艺进行尾水治理。养殖尾水首先经排水沙井网隔进行粗过滤,分离虾壳、死虾、残饵等大颗粒污染物后,排入初沉池一级池进行沉淀过滤处理;再进入生物净化池二级池作进一步净化处理;进入理化净化池三级池,经沉淀净化后排放。回收三个池的沉积物,经过干燥、集中发酵后生产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
尾水治理设施总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10%~16%。
适用于沿海高位池养殖模式。
陆基集装箱处理模式
该模式的原理为“分区养殖,异位处理”,将养殖箱体摆放在池塘岸基,箱体内实施养殖,养殖箱体与池塘建设一体化的循环系统,从池塘抽水、经臭氧杀菌后在集装箱内进行流水养鱼,养殖尾水经过固液分离后再返回池塘生态处理,不向池塘投放饲料和渔用药,池塘主要功能变为湿地生态净水池。另外,通过集污系统,将90%以上养殖残饵粪便集中收集处理,不进入池塘,降低池塘水处理负荷,大幅延长池塘清淤年限。集中收集的残饵粪便引至农业种植区,作为植物肥料重新利用,实现生态循环。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主要包括集装箱***固液分离器***一级沉淀池***二级净化池***三级曝气池。要求养殖用水循环使用。
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单元面积占比:采用20呎定制化“集装箱”,尺寸是6.1m×2.4m×2.8m,保持池塘与集装箱不间断地水体交换,常规5亩池塘配10个养殖箱。其中一级沉淀池:二级净化池:三级曝气池为1:1:8。每一级间保持20cm落差,形成水流剪力。
适用于陆基推水集装箱式养殖模式。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推荐关键词:佛山农村养殖尾水处理,预制菜生产废水处理设备,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设备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5956547.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