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板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换热器。它凭借特有的工作原理和的组成结构在众多的热交换器中---。
板式换热器由一组金属板片组成,板上有四个角孔,供冷热两种介质通过。组装时a板和b板交替排列,板片间形成网状通道,密封垫把冷热介质密封在换热器里,同时又合理的将冷热介质分开而不致混合。在通道里面冷热流体间隔流动,可以根据需要逆流或顺流,在流动过程中冷热流体通过板壁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所需的效果。
涡流热膜换热器采用的涡流热膜传热技术,通过改变流体运动状态来增加传热效果,当介质经过涡流管表面时,强力冲刷管子表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可达10000w/m2℃。
据【换热设备推广中心】介绍这种结构实现了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其它类型的换热器的流体通道为固定方向流形式,在换热管表面形成绕流,对流换热系数降低。
涡流热膜换热器的大特点在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统一。由于考虑了换热管之间,换热管和壳体之间流动关系,不再使用折流板---阻挡的方式逼出湍流,而是靠换热管之间自然---形成交替漩涡流,并在---换热管不互相摩擦的前提下保持应有的颤动力度。换热管的刚性和柔性配置---,不会彼此碰撞,既克服了浮动盘管换热器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损伤的问题,又避免了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易结垢的问题。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又称列管式) 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管子的型号不一,过程一般为直径16mm 20mm或者25mm三个型号,管壁厚度一般为1mm,1.5mm,2mm以及2.5mm。进口换热器,直径低可以到8mm,壁厚仅为0.6mm。---提高了换热效率,2012年来也在逐渐推广开来。管壳式换热器,螺旋管束设计,可以大限度的增加湍流效果,加大换热效率。内部壳层和管层的不对称设计,大可以达到4.6倍。这种不对称设计,决定其在汽-水换热领域的广泛应用。大换热效率可以达到14000w/m2.k,---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同时,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多为金属结构,随着中国新版---的推出,不锈钢316l为主体的换热器,将成为饮料,食品,以及制药行业的---。
蓄热式换热器用于进行蓄热式换热的设备。内装固体填充物,用以贮蓄热量。一般用耐火砖等砌成火格子有时用金属波形带等。换热分两个阶段进行。阶段,热气体通过火格子,将热量传给火格子而贮蓄起来。第二阶段,冷气体通过火格子,接受火格子所储蓄的热量而被加热。这两个阶段交替进行。通常用两个蓄热器交替使用,即当热气体进入一器时,冷气体进入另一器。常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平炉的蓄热室。也用于化学工业,如煤气炉中的空气预热器或燃烧室,人造石油厂中的蓄热式裂化炉。
蓄热式换热器一般用于对介质混合要求比较低的场合。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637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