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湖北企业网>企业资讯 »VOCS一企一案服务「科谱瑞」

VOCS一企一案服务「科谱瑞」

发布者:湖北科谱瑞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2-5-6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vocs治理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vocs治理效果直接决定了-环境状况以及人们的生命健康。但vocs尾气治理具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主要原因在于:

1、vocs种类繁多,且各类vocs物理、化学性质差异-;

2、排放行业众多,涉及石化、炼油、化工、制药、汽车、包装、印刷、涂料、食品、皮革、造纸等几十个行业;

3、排放条件复杂:排放温度、压力、湿度、组成、颗粒物含量等均不尽相同,且大多数情况,是以混合物的形式排放;

4、排放点源多而分散,无组织排放问题-,集中处理难度较大。

因此,需要将多种工艺技术组合运用,对vocs加以处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催化燃烧是有机物在气流中被加热,在催化床层作用下,加快有机物化学反应(或破坏效率的方法 ) ,催化剂的存在使有机物在热破坏时比直接燃烧法需要更少的保留时间和-的温度。催化剂在催化燃烧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催化剂主要是金 属和金属盐 ,金属包括贵l金属和非贵l金属。目前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主要是 pt、 pd,技术成熟 ,而且催化活性高 ,但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在处理卤素有机物 ,含n、 s、 p等元素时 ,有机物易发生氧化等作用使催化剂失活。非金属催化剂有过渡族元素钴、 稀土等。近年来催化剂的研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进行得较多 ,而且多集中于非贵l金属催化剂并取能得了很多成果。例如v2o5 +mox (m:过渡族金属 ) +贵l金属制成的催化剂用于治理甲-废气 , pt + pd + cu催人剂用于治理含氮有机醇废气。





    催化燃烧实际上为有机vocs废气全方面的催化氧化,即在催化剂作用下,使废气中的有害可燃组分全方面氧化为co2和h2o。由于绝大部分有机物均具有可燃烧性,因此催化燃烧法已成为净化含碳氢化合物废气的有效手段之一。又由于很大一部分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恶臭,因此催化燃烧法也是消-臭气体的有效手段。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工作原理:蓄热催化床分成八等分,其中三份是进气区,三份是排气区,一分是吹扫区,一分是盲区。待处理的气体从进气区进入,进过蓄热陶瓷层,气体被陶瓷加热,气体温度提高,蓄热陶瓷被;冷却,然后进过催化层,气体被净化,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排气区,气体中的热量被蓄热陶瓷吸收,陶瓷升温,气体被冷却,冷却后的气体排入烟囱排放。吹扫风机对吹扫区进行吹扫,防止未净化的气体在进气区转入排气区时排走。盲区是不通气的,即从排气区转入进气区时,防止气体混合。通过蓄热床的旋转,各个区的陶瓷填充床均做加热、冷却、净化的循环步骤,完成气体的净化功能,并回收利用热量。





    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是一种治理方式,通过使有机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迅速氧化成水和-,其实该项技术,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了,所以说,还是有很长历史的,经过不断的改革,该项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

    催化剂的使用温度范围为起燃温度以上10-20%,严禁在催化剂温度低于起燃温度时引入有机废气,同时应尽量避免催化燃烧装置长时间高温燃烧。

    专l业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成套设备性能特点:1、吸附效率较高,能力强;2、能够同时处理多种混合有机废气;3、设备构造紧凑,占地面积小,维护管理简单,运转成本低廉;4、采用自动化控制运转设计,操作简易、安全;5、全密闭型,室内外皆可使用。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6486715.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

云商通计划,助力您企业网络营销

免责声明:本站商机信息展示的全部文字,图片,视频等全部由第三方用户发布,云商网对此不对信息真伪提供担保,如信息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风险防范建议:合作之前请先详细阅读本站防骗须知。云商网保留删除上述展示信息的权利;我们欢迎您举报不实信息,共同建立诚信网上环境。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物流信息 全部地区...

本站图片和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用户上传发布的图片或文章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诚信公平网络环境!
Copyright © 2008-2026 云商网 网站地图 ICP备25613980号-1
当前缓存时间:2025/9/10 18: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