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灌砼导管服务周到「多图」
引起桩身砼夹泥或断桩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方面:
1、初灌砼量不够,造成初灌后埋管---太小或导管---就没有入砼内。
2、砼灌注过程拔管长度控制不准,导管拔出砼面。
3、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或灌注时间太长,使砼上部结块,造成桩身砼夹渣。
4、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砼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砼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砼的正常上升,当砼冲破沉积砂层时,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入砼内。---时可能造成堵管事故,导致砼灌注中断。
水下砼施工:钢筋笼下完并检查无误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h,以防护浆下沉和坍孔。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水中浇筑,灌注前要计算确定砼首灌量。
1导管选用口径φ220~250mm,采用法兰形式连接。开始灌注时,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为0.5m,储料斗内须有---将导管的底端---埋入水下砼1m以上---的砼储量,首盘砼数量必须够---埋管1m的量。
2导管的灌注能力和导管埋深的确定。导管的灌注能力由导管内径确定,导管埋深大小对灌注影响很大。根据水下混凝土流动扩散规律,埋深过大,导管口的超压力减小,管内混凝土不易流出,容易产生堵管,并给导管的提升带来困难。所以,保持合理的埋深对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非常重要。
灌砼导管孔口基础设置造成钢筋笼上浮
孔口基础设置,往往在不经意间,造成了钢筋笼的错位。不是上浮就是下沉。各种标高计算后,包括钢筋笼的吊筋、穿吊筋的横杆、放横杆的枕木,这些硬件设施具备后,还有一些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枕木放置位置,它是放在地面,而不是放在护筒上以护筒上边缘作基准面,这个高差一定要计算,枕木万万不能放在护筒上,因有的钢筋笼重达数吨,放在护筒上,一定会产生位移变化。即使枕木放在地面,也得考虑孔口地表的坚实度,重达数吨的钢筋笼同样能使软基下沉。有的,由于考虑了软基因素,而没有采取好措施,理想化的加高软基,结果加的过高,人为的造成了钢筋笼上浮。
灌注过程中导管底口位置不当造成
钢筋笼上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当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部附近时,此时导管的埋深控制很关键,其实,也就是导管底口距钢筋笼底部的距离,该距离在一米左右时,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很大,并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推动钢筋笼上浮。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关于灌注过程中导管底扣位置不当造成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7048828.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