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纯木屑生物质颗粒来电咨询「多图」
生物质颗粒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原料的密度一般为0.1—0.13t/m3,成型后的颗粒密度1.1—1.3t/m3,方便储存、运输,且------了生物质的燃烧性能。
用途: 生物质颗粒用途: 1) 大型养殖场牲畜的饲料,便于贮存、运输; 2) 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净、无污染,便于贮存、运输; 3)工业锅炉和窑炉燃料,替代燃煤和燃气,解决环境污染; 4) 可做为气化发电、火力发电的燃料,解决小火电厂关停问题。
意义: 我国是能耗大国,调整能源结构,利用生物质能是必然选择。生物质经过压缩成型后, 其体积大幅减小从而更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解决了生物质-利用的关键难题,因 此该技术及设备非常适合于生物质发电、工业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农村新型炊事燃料。通过合理调配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运行风门开度以及运行氧量,---主参数合格和炉膛出口烟温低于燃煤灰熔点的同时来---蒸汽,从而防止炉膛出口结焦。
主要具有如下深远意义: 1替代煤,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 2实现碳循环,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3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该技术及设备符合产业政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 1发展秸秆制粒技术,对于生物质的-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 2如果操作方法得当,制粒机能够顺利运行,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3制粒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降低电耗和提高产量方面尚需实验研究。
生物质颗粒燃料与矿石燃料的对比
1.来源
生物质颗粒燃料以农林秸秆废弃物为原料,属于可循环利用的能源。生物质能源是指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链转化成地球生物物质形态经加工为社会生活提供原料的能源。
矿石燃料的代表能源是煤矿,是古代植物被深埋在地下以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经漫长的时间以及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煤。
2.废气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含硫量比较低,其释放出的---也比较低,与燃煤相比可以说是零排放。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清洁没有污染,煤炭使用时就会产生比较多的粉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3.成分
生物质颗粒燃料含碳量比较少,在含碳量高峰时也仅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相比燃煤其热值比较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含氢量稍微多点,其挥发性也明显比较多,因为生物质中的碳多数和氢结合成低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所以生物质燃料比较容烧。
生物质颗粒生产中怎样解决粉尘问题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过程中是否会造成粉尘污染要看你是否采取有效的措施.粉尘污染排放主要表现在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方面,有组织排放的会通过排气筒烟囱;木屑燃烧颗粒含量明显地多于矿物质煤,它使得木屑燃烧颗粒更易于被引燃。生产生物颗粒燃料有时会有混合物料,烘干、添加助燃剂的工艺,会有部分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另外,原材料堆放过程也会有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粉尘,因地形、风速、风向、气温、湿度、距离敏感度的距离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原材料堆存场地尽可能的密闭处理或者是围挡、苫盖;洒水降尘;防风抑尘网设施;排气筒设除尘器旋风、布袋除尘等;厂界与敏感区之间设置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设置绿化带。
生物质颗粒燃料热裂解的阶段
热裂解过程是生物质颗粒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完全缺氧或有限氧供给的条件下,采用高加热速率(102~105c/s)、极短气体停留时间(0.5~3s)和适中的裂解温度(350~650c),共分为3个阶段:
(1)脱水
生物质颗粒燃料物料中的水分子受热后首先蒸发气化。
(2)挥发物质的分解析出
物料在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随着温度升高,物料中的各种物质相应析出。物料虽然达到着火点,但由于缺氧而不燃烧,不能出现气相火焰。
(3)炭化
随着深层挥发物质向外层的扩散,形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炭。
由此可以看出,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热裂解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可以侧面证明出,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忽视的,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过程,才能够发挥出它的---使用效果。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7161284.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
登录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