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工厂化养鱼-「智慧农研」
渔乐仙宫: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具体形式
渔乐仙宫:亩产30万公斤!工厂化生态养鱼是如何做到的?
通常,每亩水面年产成鱼1500公斤,就算高产鱼塘了。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每亩水面年产成鱼---30万公斤!
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养鱼高产,源于工厂化的生态养殖模式。如今,“牧渔人”的石斑鱼在市场上---,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近日,笔者采访时,正赶上合作社起鱼。工人们站在鱼池两边,从西头拉着渔网慢慢后退,将鱼赶进东侧的净化区。工人按动电钮后,净化区的自动装置由南向北推进,再将群鱼赶进北头的网箱里。后,工人捞起网箱里的鱼过磅,整个起鱼过程不到半个小时。
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拥有水面80亩,其中鱼池面积不足3亩。一般情况下,虾体重1g~5g时日投饵量按总虾重的7%~10%投喂,虾体重5g~10g时按4%~7%投喂,虾体重10g~20g时按3%~4%投喂均指人工配合饲料干重。“我们的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共有6项技术,能够实现高产。它具有生态水循环功能。”合作社董事长周秀红介绍。在渔场西侧,可以看到,由南到北排列着宽5米,长22米、大小一致的16个池口。鱼池的西首,安装着水循环系统,7台---转动的泵机产生的高强度气体推动着水流,源源不断流进鱼池内,缓缓流向东出口,池内众多鱼头则逆流聚拢。
循环水养鱼,水质如何---?合作社饲养员周家明介绍,在7台泵机“以气推流”作用下,水体以每秒0.3米到0.7米的速度流动,池水流动,池鱼不会缺氧,就不会造成鱼浮头。”遂昌县三仁乡章君剑介绍,这种占用很小的空间,就能够产出大量水产品的生产模式是今后山区渔业发展的方向。从鱼池流出的水体先后进入一级净化区、二级净化区、生物净化区等6道净化区,通过一圈循环净化后,水质恢复清澈,又成为鱼池的新水源。
生态是工厂化高产养鱼的新概念。从外观上看,位于象山西周镇海畔的某某水产有限公司,是家再普通不过的小型企业。周家明说,池鱼排放的粪便很多,如果不清理就会影响水质,也---不了鱼的品质。因此,合作社在每个鱼池都装了吸污系统,喂食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工作人员开动吸污系统,鱼池底下的鱼粪通过8根管道被吸到100米外的沉淀池。沉淀后的鱼粪被集中到岛上再次沉淀,然后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实现了工厂化养鱼的零排放。
工厂化生态养鱼每年亩产30万公斤,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周家明说,工厂化养鱼的优势就是用地少,高密度。合作社16个鱼池,每个不到2分地,分别放养鲫鱼、花鲢、白鲢、鲤鱼和草鱼,每池每批可起成鱼2万公斤左右,每年可出栏成鱼3批。
“我们引进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不是光顾自己---,而是想给村民做个,让大家都来学习,一起---。”周秀红说。
“渔乐仙宫”致力于打造新型产业化水产养殖技术交流平台,连接大专院校、水产科研院所,促进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于智能化、型、工厂化水产养殖高1端装备研发、推广。为合作伙伴打造技术---,成本低廉,---,可控的养殖设备。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生态、生产可控性强、高密度、低风险、水产品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代表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综上所述,循环水处理系统、渔场管理、水产养殖技术是为新型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三大要素,软件与硬件都是必需的。我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推进水产养殖技术向端、---、节能、高产的方向发展。
目前,淡水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养殖产量占全国养殖产量的43%。合作社16个鱼池,每个不到2分地,分别放养鲫鱼、花鲢、白鲢、鲤鱼和草鱼,每池每批可起成鱼2万公斤左右,每年可出栏成鱼3批。与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循环水养殖生产每单位水产品可以节约50-100倍的土地和160-2600倍的水,比传统养殖节约90%-99%的水和99%的土地,并且几乎不污染环境。从全国来看,天津和南方部分地区的循环水养殖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7208916.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