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将避雷针改名为接闪杆,是因为以前的名称不科学,没有反映出接闪杆的原理。避雷针---出现在中国时,人们以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击,所以称其为避雷针。但事实上,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人建议将避雷针改名为引雷针,但总的来说,还是接闪杆这个名称较为贴切。
所谓滚球法,是假设以一定半径根据建筑物防护等级的不同,100米、60米、45米、30米不等的球体,沿建筑物的外表面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该部位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通俗地说,这个球体能够接触到的地方就是雷能够打到的地方,球体接触不到的地方就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在---------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
云南防雷工程,防雷设计,防雷检测,云南---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我公司承接防雷接地施工,避雷保护设计,建筑防雷设施安装,欢迎来电咨询!
避雷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是由运行经验和实验室模型试验结果确定的。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是认为保护半径是避雷针高度的函数。据中国的规范规定,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个锥体(见图)。高度为h的避雷针,其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1.5h;在被保护物高度hx的水平面上,其保护半径rx为当hx***时,rx=(h-hx)p=h0p当hx< 时, rx=(1.5h-2hx)p当h≤30m时,p=1当30≤h≤120m时,60年代以来,又提出了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击距法,认为保护范围还受雷电流大小的影响。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为各国科学家和------的、计算保护范围的完善方法。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推荐关键词:云南防雷工程_昆明防雷接地工程_云南防雷工程检测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787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