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膜片
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
● 内包装
每片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外套 1 只塑料袋,封口密封。
● 外包装
每 20-30 片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装入 1 只木箱内。
3.6 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的运输
注意!1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挤压、雨淋、烈日暴晒、冰冻和机械损伤。
注意!2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在运输过程中上面严禁堆放重物,否则可能对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
造成不可修复性的损伤。
3.7 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的贮存
注意!1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应贮存在室内或有遮掩物且无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注意!2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贮存环境温度范围为5-40℃,无冰冻,远离火源。
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膜堆(mbr膜堆)的安装
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膜堆(mbr 膜堆)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注意!1确认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膜堆(mbr 膜堆)安装需要的搬运工具铲车或吊车等和安装工具扳手、螺丝刀和电钻等等已准备好。
注意!2确认膜生物反应器mbr池内残留的杂物混凝土块、泥巴、砂子、木屑、钢丝等和水等已清理干净。
注意!3确认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膜堆(mbr 膜堆)的配套设施已安装和调试好。
6.1.2 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膜堆(mbr 膜堆)的安装方法
1dn15 活接的安装将 dn15 活接安装在集水管和内曝气总管的变径三通 dn15*dn40-50 上。
2膜插槽、集水管、内曝气总管和外曝气管的安装将膜插槽、集水管、内曝气总管和外曝气管,用 sus304 材质的不锈钢螺丝和 upvc材质的管卡等固定在膜框架上。
3膜框架的安装
将膜框架用 sus304 材质的不锈钢膨胀螺丝固定在膜生物反应器(mbr)池内。
4集水管、内曝气总管和外曝气管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相应预留接口的连接
将集水管、内曝气总管和外曝气管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相应预留接口,用管阀
件连接好。
5加注清水往膜生物反应器mbr池内加注清水一般为自来水至膜框架顶部上 0.1 米。
6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的安装将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 膜片安装在膜插槽里。
7压杆的安装将压杆用 sus304 不锈钢材质的螺栓固定在膜框架上。
特点
工艺特点
一、出水水质稳定,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由于膜的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和-被大幅去除,出水水-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出水真空压力表出水真空压力表也可以用电接点真空压力表或压差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控增强型聚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mbr膜片的污堵情况。同时,可增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二、剩余污泥产量少: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三、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大大节省;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不受设置场所-,适合于任何场合。
四、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该工艺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可实现微机自动控制,从而使操作管理更为方便。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membrane bio-reactor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膜分离技术和活性污泥生物技术的结合。●流量:q抽=(q日/24)x10/8,单位为:m3/hq日为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设计日处理量,单位为:m3/d●吸程:4-6米●扬程:10-20米●材质:与水接触部分应为sus304不锈钢或其他防腐材料注意。它不同于活性污泥法,不使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而是使用中空纤维膜替代沉淀池,因此具有固液分离性能,同时利用膜的特性,使活性污泥不随出水流失,在生化池中形成8000-12000 mg/l浓度的活性污泥浓度,使污染物分解,因此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生活污水处理后可直接回用,在污水处理方-有传统工艺不具备的优点。
优点:
1出水水-良、稳定;
2工艺简单。由于膜的分离作用,不必单独设立沉淀、过滤等固液分离池;
3占地面积少。处理单元内生物量可维持在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同时膜分离的性,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
4污泥排放量少,只有传统工艺的30%,污泥处理费用低;
5膜生物反应器可以滤除-、-等-,可-节省加药消毒所带来的长期运行费用并扩大污水回用范围;
6系统抗冲击性强,适应范围广;
7较好的设备化和自动化,管理简便;
8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容。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813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