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持续进体检测:由气体检测员执行,做好记录。监护人员做好监护,注意安全绳及自己的位置。
气体检测员:报告,气体监测无异常。
八、升井:由第二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执行,受限有限空间,拉一下拽一下后,监护人员拽三下,监护人员协助第二作业人员返回井上。第二作业人员拆除面罩、关闭氧气瓶气阀,与监护人员清点工器具。
第二作业人员:报告,作业已完成。
组长:确认,清点空、机、具。
作业人员与监护人:由监护人员配合第二作业人员执行,监护人员向第二作业人员交清并做好工具记录,有安全绳一条、梅花扳手一把、防爆手电筒一个、对讲机两部、正压式呼吸器一部、气体检测仪两部。
监护人员:报告,工器具清点完毕。
组长:确认,现已解除强制通风,关闭有限空间。
九、警戒解除、关闭有限空间:由小组人员执行。
第二作业人员:报告,隔离能量已解除。
组长:确认。有限空间作业完毕,现隔离区域解除。拆除---、警戒拍、警戒桩等,恢复现场至正常状态。撤离有限空间作业区域。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作业前
检测: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不得超过30分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先检测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氧气含量应在19.5%~23.5%,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浓度必须符合的要求,方可作业。
3检测时要做好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气体浓度等。
4检测人员应在危险环境以外进行检测,可通过采样泵和导管将危险气体样品引导检测仪器。
5初次进入危险环境进行检测时,需配备隔离式呼吸防护设备。
6在作业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1.配戴长管呼吸器时,受限有限空间检修费用,应仔细检查气密性,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2.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高密受限有限空间维修,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3.进入带有转动设备类的有限空间,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禁止启动”等警示标志。
有限空间的坑、洼、沟或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