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储打包机青贮饲料是以玉米秸秆青贮为主,玉米种植是北方地区秋季的主要作物,有充足的秸秆资源,随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每年秸秆饲料的青贮也是养牛户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玉米种植和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少部分地方采用进口机具在田间收获作业,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分段收获、运输、铡切,人工生产毕竟是劳动力强度大、效率低,存在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饲料加工、贮藏方法的落后也导致饲料氧化---,造成饲料养分降低,不能适时收获从而影响饲草品质,饲草青储打包机,阻碍了秸秆饲料的生产。
青储打包机能将揉搓后的玉米秸秆---捡拾、打捆,解决了养牛户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捆扎后的玉米秸秆密度大,便于包膜贮存;本机对其它干草类同样能进行捆扎,吉林青储打包机,是畜牧养殖业的---设备。经捆扎后的饲草捆,经包膜机包塑后,对牧草起到保鲜、保养分并促进发酵等作用,是---的青贮饲料,同时又便于运输。
通过使用青储打包机,可以把农作物秸秆进行捡拾、打捆、青贮,通过制作青贮饲料,可以给养殖场提供丰富的秸秆饲料,甚至还可以把秸秆制作成生产沼气的原料,进一步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青储打包机的发展
18世纪,许多的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都以马为动力,这样在广大的城市和农村都需要大量的干草来饲养马匹,在运输这些干草时草要压紧、捆实。1853年,美国的埃默里发明了草打捆机,使草捆结实,方便运输。这种打捆机是一种水平压力机,在打捆箱两端的延伸部分各装一个功能如活塞的挡板,青贮打包一体机,当把草放在箱内的时候,由马来拉动一套链子和滑轮机构,这样打捆箱两端的挡板做相向运动,从而将草压紧,这种打捆机每小时可打5捆草,每捆重125公斤,它的弊病就是当机器运行时,仍需工人作辅助工作。
1872年,美国的戴德里克在埃默里基础上研制出连续生产的打捆机,在美国和英国取得---成功,从而加快了生产节奏。
由于需要不断地提高生产能力,1884年,又研制出了蒸汽压力打捆机。这种打捆机将草压成捆后,用人将草捆好,然后自动将草捆弹出。
1871年,美---沃尔特-伍德获得了钢丝打捆机的,在当时这种打捆机是很---的,还曾经在英国展览过。
1858年,约翰-费-阿普尔比发明了绳子打捆机,但由于绳子的价格昂贵,所以直到20年后这项技术才得以发展,这种打捆机使用方便,机型灵巧。1878年,制造商迪林生产的打捆机采用了阿普尔比的打捆方式。
在1958年以前,打捆机只能把麦捆打成矩形体,1958年美国的艾利斯-查默斯公司把罗托-巴勒研制的圆柱体打捆机投入商品生产,该机可以把麦秆捆成直径为36-56厘米,长0.91米,每捆18--45公斤的圆柱体,直到现在,这种打捆机有些地方仍在使用。
青储打包机是一款新式现代化打捆包膜设备,这种设备研发设计都源于畜牧养殖业对青贮饲料的需求,青贮可以削减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由于该种设备是新式,很多百姓对它一窍不通,甚至都没见过,更别说其作业原理。下面介绍青贮打捆机的整个作业进程。
青储打包机作业进程:青贮打捆机由打捆、包膜两部分组成,通过机器前部人工给固定仓喂料,秸秆青储打包机厂家,当草捆大到固定仓和活动仓接触到---密实度时,活动仓上方的慵懒辊和左侧的信号轮会均匀转动,此刻位于机器上方的信号灯会---闪烁提醒操作者中止进料,操作者板动绕线聚散手柄,机器开始往复饶绳捆扎,绕绳一周,麻绳主动堵截,当即开仓放捆,草捆直接落入包膜机的旋转架上,用手把膜拉出,启动旋转按钮,旋转架带动草捆转动,操作者应同步迅速将膜压向草捆,并跟着草捆旋转一周,然后当即松手,牧草膜逐步逐层包裹在草捆外,草捆自跟着旋转架公转,当包膜到设定的层数时,聚散器主动脱开,旋转架停下,操作员在草捆和输膜架之间把牧草膜堵截,把牧草膜断头一端压入草捆端面重叠处,用一人将包膜好的草捆搬入小推车内,推走摆放整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