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档案柜采用单面5层设计,可存放1200份档案文件,柜体正面安装12寸电容触摸屏,可快速查询档案信息;可选择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方式登录,可进行组合验证,-产品安全;配合监控-及语音提示,让档案文件管理安全、智能、。智能档案柜系统采用全铝合金外壳设计,具备防水、防尘、防高温等特性。档案柜内置rfid频天线。可实现档案定位到格,实现有序存放、有序管理。智能档案柜可进行多柜体级-制,多可实现1主20从模式。主柜控制器可查询任意柜体档案信息,并通过生物识别,将档案取出。
通过前面的感知我们了解到智慧档案馆的处理机制,但是,如何实现感知呢?这里不得不说智慧处理的——数据传输。任何接收、反馈、联动的信号,均离不开数据传输的支撑,所以大量数据的存储和运算也是智慧档案馆建设所具备的一大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智慧档案馆可谓将“云”计算技术运用得淋漓至尽。不仅含有我们所熟知的大数据云计算,行政单位档案库房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还有内部的云计算。档案馆的数据十分庞大,同时也需要具有安全和保密性。在这样既需要大容量也需要保密性的情况下,智慧档案馆实现了特有的分区,采取“自有”和“云”双模模式。通过云计算和云储存技术,解决-数据处理和存储压力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联动-设备、设施,打造出智慧档案馆独立产权、独立数据计算和相应的存储能力,实现安全化、智慧化、大数据化、化的现代档案馆。
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 打造智慧档案体系2021年04月14日来源:中国档案报分享到: 本报讯?近日,浙江省海盐县档案馆成功创家级数字档案馆,这是近年来海盐县档案馆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自开展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以来,海盐县档案馆完成7.6万卷纸质档案、7.7万件文件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数字化率达94.6%,馆藏照片和音视频数字化率达100%,推进行政事项电子化文件归档12.6万件,接收12家单位电子-约1.5万件,采集海盐-、《海盐-》等数字信息6.1万余条。此外,全县各单位借助“海盐县档案馆室一体化系统”积极开展传统档案数字化转换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全县各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数字档案室覆盖率已达100%,档案库房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截至2020年底,高校档案库房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成功创建37家-数字档案室。2017年至今,数字档案馆共接待查档7115人次,满意率达95.74%。
为进一步提高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性,海盐县档案馆制定完善档案安全、保密、应急制度,城区档案库房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定期开展检查,并对数字档案进行硬盘备份和异地备份,-馆藏数据安全。下一步,海盐县档案馆将建立以电子档案为-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探索部门间数字档案室资源共建共享路径,保障档案数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