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服务器究竟有多高质?
服务器好多人都不陌生。伴随着算力价值的提升,作为算力提供方的服务器的价值也显得越发重要,大家也更看重它在场景化应用中的表现。不过对于高质服务器来说,“天生”就是为了应对复杂场景而创造的,比如在通信、金融、-、医学这些对于高稳定性、高-性和强一致性要求近乎“苛刻”的场景就不是普通服务器能够hold得住的,也才有了高质服务器的用武之地。
那么,高质服务器的“高质”两字代表着什么?是应用场景?技术优势?还是制造工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早在十多年前,发布了面向高质应用的国产服务器,填补了这个行业一直以来的空白,也解决了重点应用受制于人的问题。其产品也被广泛应用在了银行、通信、医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捍卫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中流砥柱”。
h3c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种集成了虚拟计算资源和存储设备的信息基础架构。在这样的架构环境中,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但具备了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网页服务器,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基础架构是以硬件服务器为基础,大限度实现数据中心容量扩展性和数据的可用性。超融合架构以虚拟机为中心,提升集群的运算效能和存储空间,具有简单、易部署等优势。成本的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它不需要单独采购服务器和存储,节省了大量的机柜空间,而且对电源的消耗较小。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统一的技术接口,网页服务器采购,而且不存在虚拟化环境的资源争抢问题,网页服务器价格,可以灵活调整资源,方便快捷。在超融合架构模式下,用户所使用的虚拟机和存储空间是利用软件构建的,这样就使得底层物理设备与用户之间保持隔离的状态,实现了硬件资源与虚拟化平台的完整融合。用户可以以堆叠的形式实现节点的添加,进而实现超融合架构丛集容量的扩展。
超融合技术主要组件有三大组成部分: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四大主流路线有kvm、vmware、hyper-v、xen,存储虚拟化两大主流路线ceph、glustfs,网络虚拟化一般采用自研的方式,主要技术有vxlan、sdn等。
h3c超融合技术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融合,网页服务器公司,实现设备快速交付、架构弹性伸缩、业务敏捷部署和系统精简运维。超融合一体机在出厂时已根据需求完成硬件的集成和软件的安装,设备上架开机即可交付使用,-简化了设备安装调试的复杂度。
超融合技术基于虚拟化和软件定义,构建扁平化、随需而变、弹性可扩展的敏捷架构,所有资源均可按需部署、灵活调度和动态扩展。
传统架构下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由不同的设备提供,管理者必须分别通过不同的管理工具管理多种设备,超融合架构下只需通过单一的平台即可同时管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降低运维难度,实现精简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