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在启动时,需注意防止水冷壁各部位受热不均,出现膨胀不一致现象。锅炉停炉时,则需注意水冷壁各部分因冷却不均、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热应力。停炉消压后,炉温逐渐降低,水循环基本停止,水冷壁内的水基本处于不流动状态,这时,水冷壁会因各处温度不一样,使收缩不均而出现温差应力。
停炉消压后上水、放水的目的就是促使水冷壁内的水流动,以均衡水冷壁各部位的温度,防止出现温差应力。同时,通过上水、放水吸收炉墙释放的热量,可加快锅炉冷却速度,使水冷壁得到保护,也为锅炉检修争取到一定时间。
当锅炉水位表见不到水位时,首先用冲洗水位表的方法判断缺水还是满水。如果判断为缺水,对于水位表的水连管低于较高火界的锅炉,应立即紧急停炉,降低炉膛温度,关闭主汽阀和给水阀。对于水容量较大,并且水连管高于锅炉较高火界的锅炉,可用“叫水”法判断缺水---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叫水”判断缺水不---时,可以继续向锅炉给水,恢复正常水位后,可启动燃烧设备逐渐升温、升压投入运行。通过“叫水”判为---缺水时,必须紧急停炉,严禁盲目向锅炉给水。决不允许有侥幸心理,企图掩盖造成锅炉缺水的责任而盲目给水。这种错误的做法往往酿成大祸,扩-故,甚至造成锅炉意外而炉毁人亡。“叫水”的方法是:
(1)开启水位表的放水旋塞。(2)关闭汽旋塞。(3)关闭水旋塞。(4)再关闭放水旋塞。(5)然后开启水旋塞,看是否有水从水连管冲出。如有水冲出,则是轻微缺水;如无水位出现,证明是---缺水。“叫水”过程可反复几次但不得拖延太久,以免扩-故。 如果锅炉缺水处理不当,会造成设备---损坏,在锅炉---缺水的情况下进水,就会导致锅炉意外。这是因为锅炉缺水后,一方面钢板---烧而过热,甚至烧红,使强度大为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过热后的钢板温度与给水的温度相差---悬殊,钢板先接触水的部位因遇冷急剧收缩而龟裂,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龟裂处随即撕成大的破口,汽水从破口喷射出来,即造成意外事故。
是根据汽和水的电导率不同测量水位的。高压锅炉的锅水电导率一般要比饱和蒸汽的电导率大数万到数十万倍,电接点水位计是由水位测量容器、电极、电极芯、水位显示灯以及电源组成。电极装在水位容器上组成电极水位发送器。电极芯与水位测量容器外壳之间绝缘。由于水的电导率大,电阻较小,当接点被水淹没时,电极锅炉厂,电极芯与容器外壳之间短路,则对应的水位显示灯亮,反映出汽包内的水位。而处于蒸汽中的电极由于蒸汽的电导率小,电阻大,所以电路不通,即水位显示灯不亮。因此,可用亮的显示灯多少来反映水位的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