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技术是什么技术?
1.氮化的机理:氮化是将工件放入大量活性氮原子的介质中,黑氮化工艺,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把氮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形成富氮硬化层的热处理。
2.氮化的作用
1、氮化能使零件表面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例如用38crmoala钢制作的零件经氮化处理后表面的硬度可达hv=950—1200,黑氮化,相当于hrc=65—72,而且氮化后的高强度和高耐磨性保持到500—600℃,不会发生-的改变。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三者有什么不同?
渗碳:渗碳后的工件经淬火和低温回火,使表---有高硬度河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的塑性河韧性,从而满足工件外硬内韧的使用要求。
渗氮:零件渗氮后表面形成一层氮化物,不需要淬火就可以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抗
碳氮共渗:又称qing化。碳氮共渗是将钢件表面同时渗入碳原子河氮原子,形成碳氮共渗层,以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的处理方法。
氮化处理简介
传统的合金钢料中之铝、铬、钒及钼元素对渗氮甚有帮助。这些元素在渗氮温度中,与初生态的氮原子接触时,就生成---的氮化物。尤其是钼元素,不仅作为生成氮化物元素,亦作为降低在渗氮温度时所发生的脆性。其他合金钢中的元素,如镍、铜、硅、锰等,对渗氮特性并无多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如果钢料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的氮化物生成元素,氮化后的效果比较-。其中铝是较强的氮化物元素,含有0.85~1.5%铝的渗氮结果较好。在含铬的铬钢而言,如果有足够的含量,黑氮化处理,亦可得到-的效果。但没有含合金的碳钢,因其生成的渗氮层很脆,容易剥落,不适合作为渗氮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