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金板的截面经济合理,节省材料,在进行操作时其产品的截面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以及结构合理,其单位重量的截面系统就会高于热轧型钢,在同样负荷小,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减轻构件的重量,在进行使用时节约材料,合金板用于建筑结构可比热轧型钢节约金属38%~50%,用于农业机械和车辆可节约金属15%~60%。方便施工,降低综合费用。
2. 合金板的品种是非常多的,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用于一般的热轧方法难以生产的壁厚均匀以及截面形状复杂的各种型材和各种不同材质的合金板。
3. 合金板的表面是非常光洁、尺寸精度以及外观好,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根据其长度也可以根据其需要灵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全部按照其定尺或者是倍尺供应,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4. 合金板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还可以直接和冲孔等工序进行相配合,这样就可以满足其不同的需要。
合金板在一定程度上是制作轻型钢结构的主要材料,在进行使用时主要是由钢板或者是钢带冷弯成型制成,在进行操作时其壁厚不仅可以制作的很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其生产效率。
合金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生产用一般的热轧的方法难以生产的壁厚均匀,其截面形状复杂的各种型材和不同材质的合金板,除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外,还广泛用于车辆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等方面。
合金板的性能特点
1、特性及适用范围:
强度、淬透性高,合金板,韧性好,淬火时变形小,高温时有高的蠕变强度和-强度。用于制造要求较35crmo钢强度更高和调质截面的锻件,如机车牵引用的大齿轮、增压器传动齿轮、后轴、受载荷-的连杆及弹簧夹,也可用于 2000m以下石油深井钻杆接头与打捞工具等。
2、化学成份:
碳 c :0.38~0.45
硅 si:0.17~0.37
(1)提高回火稳定性 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即在较高温度才开始分解和转变), 提高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 使碳化物难以-长大,因此提高了合金板对回火软化的抗力, 即提高了合金板的回火稳定性。提高回火稳定性作用较强的合金元素有:v、si、mo、w、ni、co等。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mo、w、v含量较高的高合金板回火时, 硬度不是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单调降低, 而是到某一温度(约400℃)后反而开始增大, 并在另一更高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是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现象, 它与回火析出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450℃时, 合金板中析出渗碳体; 在450℃以上渗碳体溶解, 合金板中开始沉淀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物mo2c、w2c、vc等, 使硬度重新升高, 称为沉淀硬化。回火时冷却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二次淬火所也可导致二次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