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原理、传感器选择及信号处理
1、测试原理
测试原理主要是利用安装有位移传感器的探测杆提取一次检测信号,经---的处理后,采用数字处理技术将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用数字式仪表显示测量结果。
2、传感器选择
能够用来检测位移的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1) 电阻式传感器:此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后续信号易于处理等特点,但线性度和测量精度不能满足本测量要求。
2) 电容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精度---特点,但后续处理电路复杂,对于大位移测量,产生较大的非线性误差。
3) 电感式传感器:此传感器结构简单,但后续处理复杂,同样存在非线性问题。
4) 光栅传感器:此传感器具有测试精度高,后续电路简单,易于数字化处理,但成本较高,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严格。
5) 差动变压器:此传感器具有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在工作区域有---的线性度,后续处理较简单,抗干扰、抗污染能力强。
综合以---析选用差动变压器传感器作为内径测量仪的一次传感元件。
内径千分尺用途
适用于机械加工中测量it10或低于it10级工件的孔径、槽宽及两端面距离等内尺寸。
内径千分尺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1.使用之前要首先观察千分尺有无合格证并是否在合格有效期之内。观察外观有无影响测量的缺陷,擦净测量触头、卡板调整量具、测头。转动微分筒检查其是否转动灵活及接长杆中的芯杆活动情况,锁紧装置是否止动---。
2.用校对卡板校对微分头零位,且用力均匀,如果有影响到测量精度的误差,不要自行调整,及时送计量室检测。
结构及原理
内径千分尺是根据螺旋付传动原理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主要由
微分头、测量触头和各种接长杆组成。成套的内径千分尺配有调整量具,用于校对微分头零位。
微分头结构:主要有测头、锁紧螺钉、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微螺杆等组成,示值范围一般有:13mm, 25mm,50mm,测量下限 50mm,75mm,100mm,150mm 等,
分度值为 0.01 毫米。
接长杆结构:测量头、芯杆等。
测量触头:调整量具卡板
适用于机械加工中测量 it10 或低于 it10 级工件的孔径、槽宽及两端面距离
等内尺寸。一般会结合数据采集软件一起进行测量,采集软件会自动采集内径千分尺里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所造成的误差,可以---提高测量效率。
内径千分尺 的使用方法
1 、 正确测量方法 :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
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
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
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
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
量 75~600/0.01mm 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1659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