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常规测量仪器型号常用指南「众恒地信」
实现智能化的测绘与地理信息融合
因此,我国的测绘企业应该积极走-之路,研究能够实现传统测绘与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集结合实现一体化的装备,如能够融入大数据智能网络的设备,实现智能化的空间数据采集,这将是未来测绘仪器发展的趋势。
在这一方面,我国有着很大优势,-是我国的无线互联网应用和大数据技术在走在-,研制智能化、网络化的测绘仪器,积极研发自主-的软硬件设备,实现智能化的测绘与地理信息融合,必将在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大-。
在战国时期利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仪器
在战国时期利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仪器,称为司南。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据近古学家猜测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现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上台自动天文仪--浑天仪和上台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了人类使用仪器测量的历史。
公元1650年新型的精密仪器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如测量用的圆周仪、量角器,航海用的高度观测仪和反向式八分仪,绘图和校仪用的分度尺和绘图仪,还有经纬仪、气泡水平仪、新型望远准镜、测探仪、海水取暖器、玻意尔制造的比重计、摆钟,等等。
公元1829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将机车不断改进
公元1829年
英国的史蒂芬孙将机车不断改进,创造了“火箭”号蒸汽机车,该机车拖带一节载有30位乘客的车厢,时速达46公里/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了铁路时代。
公元1831年8月26日
法拉第用伏打电池在给一组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在另一组线圈获得的感生电流,称之为“伏打电感应”。
公元1831年10月17日
法拉第完成了在磁体与闭合线圈相对运动时在闭合线圈中激发电流的实验,称之为“磁电感应”,并提出磁场的概念,实现了“磁生电”,创造电磁力学,设计了圆盘发电机,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以电磁为-的代电磁式仪器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电磁效应的发现与应用,为原始的机械式仪器仪表向电磁式仪器仪表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保障,使代指针式仪器仪表正式形成与发展。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073016.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