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加工工厂-「万利鑫热处理」
退火热处理
304不锈钢
退火
sus304不锈钢薄板形变硬化及退火软化 sus304是一种 18-8 系的奥氏体不锈钢,通常用作冲压 垫圈类紧固件。由于其冲压在各部分材料的形变程度各不相同,大约在 15%~40% 之间,因此材料的加工硬化程度也有差异。 sus304不锈钢薄板冷加工以后,微观上滑移面及晶界-产生大量位错,致使点阵产生畸变。畸变量越大时,位错密度越高,内应力及点阵畸变越-,使金属变形抗力和强度、硬度等随变形程度而增加,塑性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降低。通过对工件表层的加热、冷却、改变表层组织结构,获得所需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当加工硬化达一定程度时,如继续形变,便有开裂或脆断的危险,成形后其残余应力极易引起工件自裂。在环境气氛作用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工件会自动产生晶间开裂通常称为“季裂”。故在 sus304 不锈钢冲压成形过程中,一般都必须进行工序间的软化退火, 即中间退火,以消除残余应力,降低硬度,恢复材料塑性,以便能进行下一道加工。
正火
。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等温正火是将普通碳钢材加热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与普通正火相同。保温完了后钢材冷至s曲线鼻部(孕育期短,温度约为550~600℃),等温保持,使过冷奥氏体在此温度范围内转变完毕,得到较细(相对于等温退火而言) 的珠光体组织,然后空冷,以获得较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等温正火比普通等温退火所用的工艺周期较短,所得组织也较均匀。[1]
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工艺分类有多种,主要有低温形变热处理、高温形变热处理、变塑钢形变热处理和预先形变热处理等。
1低温形变热处理。主要分为低温形变淬火 亚稳奥氏体的形变淬火 和低温形变等温淬火。1 低温形变淬火。将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急冷至ar1奥氏体分样温度线以下,而高于ms上马氏体点 的温度 约500~600℃,待温度均匀后,进行形变 压力加工,随后淬冷,得到马氏体组织。此法主要用于结构钢、工具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过冷奥氏体比较稳定的钢种。2 低温形变等温淬火。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与低温形变淬火工艺前段相似,但形变、等温在下贝氏体区域进行,淬冷后得到下贝氏体组织。与低温形变淬火相比,可用于合金元素含量略低的钢种。低温形变热处理可以使钢在塑性基本保持相近的情况下,保持工件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并提高其寿命。其工艺特点是形变在相变之前完成。
2高温形变热处理 稳定奥氏体的形变热处理。主要分为高温形变淬火和高温形变等温淬火。1 高温形变淬火。将钢加热到稳定奥氏体状态,在该状态下形变,随后淬冷,得到马氏体组织。此法应用广泛,对材料无特殊要求,一般碳钢、低合金钢均可应用。2 高温形变等温淬火。为了在表面得到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同时获得强而韧的心部组织,必须向钢中加入一方面能与氮形成稳定氮化物,另外还能强化心部的合金元素。将钢加热到稳定奥氏体状态并发生形变后,在珠光体或下贝氏体区域进行等温转变,得到珠光体或下贝氏体组织。此法应用也较广泛。高温形变热处理的形变过程也在相变前完成。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791227.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