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压力容器焊接工艺中防止气孔的主要方法
1、工艺措施 1消除各种气体的来源。去除氧化膜或铁锈,按规定烘干焊条、焊剂并合理保存,去除保护气体中的氧、氢、氮。2加强保护。再者,这样做额可以满足某些特殊生产工艺的使用要求,如对于顶盖需要经常装拆的试验容器,要尽量采用快拆的密封结构,避免使用笨重的主螺栓连接。焊条药皮不要脱落,焊剂或保护气体给送不能中断,电弧不得任意拉长,装配间隙不能过大,用低氢型电焊条要用短弧、直流反接。 3正确掌握焊接操作工艺。创造熔池中气体浮出的有利条件,-时可预热。
2、冶金措施选用与母材金属相适应的焊条焊剂。1药皮焊剂中的氧化剂和脱氧剂配合适当。在焊接低碳钢时适当增加氧化性可以减少由氢气所造成的气孔;而焊接高碳钢时适当增加脱氧性可以减少由co即产生的气孔。对于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应参照tsg21第8。 2在焊剂中适当的增加合金剂及造渣剂可以减少气孔,如适当的加入sio2、mno、mgo可以减少气孔 3调节焊剂的粘度,适当的加入一些caf3或tio2是降低粘度的有效方法,这样有利于焊缝中气体的逸出。
压力容器?焊接时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
1加热速度越快,被焊金属的相变点ac1和ac3温度越高,而且ac1和ac3之间的温差越大。
2钢中含有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时,随加热速度的提高,相变点ac1和ac3-。
3至于含有碳化物合金元素的钢,加热速度对相变温度的影响,这是因为碳化物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小,同时它们本身还阻碍碳的扩散,-减慢了奥氏体的转变过程。
4加热速度快和相变以上停留时间短,都不利于扩散过程的进行,从而奥氏体均质化的程度很差。
压力容器制造焊接工序的一项关键步骤就是质检,该项工作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对焊接的工艺、制造流程及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工艺评定工作是否符合规定,综合这些因素,决定压力容器能够投入正常使用。3设计温度: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设定的元件的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如果发现一项内容不达标,就可以判定为检测不合格,禁止投入使用,以免因压力容器焊接性能差而引发安全事故。
根据焊接工艺的操作实施时间的不同,也可以将焊接质检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焊接前期、焊接中期和焊接后期。这三个阶段的质检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期检测重点为焊接部位缝隙及材料,中期检测重点为焊接操作、焊接技术、焊接部位的规格和尺寸、工艺流程,查看检测结构是否同设计标准相一致,而性能检测是后期质检的重点,涉及压力性能、损伤、整体外观等内容。低温容器焊缝金属的冲击试验要求、拉伸和弯曲性能要求按两侧母材的较低要求。焊接检测工作还要同压力容器的应用方向结合起来,在完成常规质检操作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保障容器的,并应用有效的措施对其中的进行处理和弥补。
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容器强制性要求
1. 设计总图上应注明计算厚度、使用中定期检验的要求。[tsg 21-2016 p16
3.1.4.4.2(3)]
2. 需要但无法开设检查孔的容器(如容器内直径过小,隔热层不允许拆卸,
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壳程等),设计单位应提出额外具体措施:增加制造时
的检测项目或者比例(如全部无损检验等),对设备使用中定期检验的重点
检验项目、方法提出要求。[tsg 21-2016 p18 3.1.14]
3. 使用后需要但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压力容器,其 a、b 类焊接接头应进行
100%无损检测(rt/ut/tofd)。[tsg 21-2016 p23 3.2.10.2.2.2]
4. a、b 类焊接接头应进行 100%无损检测(rt/ut/tofd)。[gb/t
150.4-2011 p335 10.3.1 d)]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00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