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干渣机网带货源好价格 科成亿电力设备
青岛科成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单辊碎渣机:
dgs-x型单辊碎渣机是在原dgs-40型单辊碎渣机与原ce830型单辊碎渣机美国ce公司产品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一代碎渣机产品。将钢丝绳绕过头部的驱动辊筒,与尾部的卷扬机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待与输送链连接。该产品在结构上继承了以上两种碎渣机的各自优点,使该机型在性能上达到了-同类产品的-水平。dgs-x型单辊碎渣机用于2000t/h以下电站锅炉的除渣。
结构特点:
1.齿辊结构有a、b、c三种类型。a型齿辊为全齿板结构,齿辊无间隔板,磨蚀失效后可更换新齿板。1每年应对输送链张紧、驱动辊筒的轴承座,清扫链的张紧、驱动轴的轴承座加注锂基润滑脂。b型齿辊为间隔齿板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大焦渣的咬入,辊齿板磨蚀失效后可方便地更换新齿板,是应用广泛的齿辊类型。c型齿辊为渐开线齿圈结构。碎渣能力强,结构较复杂,一般在强结焦时采用,是应用较少的齿辊类型。
2.机体结构有q、v、y三种类型。q型敞开式结构,适用于进出口勿需法兰连接的炉下连续碎渣。v型半敞开式结构,适用于进口法兰连接而出口不需法兰连接的炉下碎渣。y型封闭式结构适用于进出口都需法兰连接的封闭式炉下或灰浆泵房内碎渣。
3.轴封结构有h型半孔迷宫式、m型多槽迷宫式、w型水隔填料式三种。分别适用于连续排渣、定期排渣、地下灰浆泵房碎渣等三种情况。
4.传动方式分联轴传动、链条传动两种。联轴传动结构紧凑,链条传动布置灵活、可缓冲冲击力。
5.驱动机构的方位布置分为(面对铭牌)l型左布置、r型右布置二种。按设备布置空间条件确定。链传动时的左、右布置又各有四种不同的变化。
6.钩形鄂板采用嵌装设计,不需螺栓连接,且更换方便,调节钩形鄂板可调节碎渣粒度。
dgs-830型单辊碎渣机具有电气“自控排障”及电气+液力偶合器双级过载保护功能,安全-。其自控排障与保护过程是:若碎渣机卡死,微电脑发出指令,碎渣齿辊交替正反转3-4次,若排除故障碎渣机将进入正常运行。驱动机构的方位布置分为(面对铭牌)l型左布置、r型右布置二种。若故障无法排除便停机报警。液力偶合器能避免自控排障失效时电机过载烧毁,实现多重保护,-万无一失。
1.干式排渣机的机构原理
从-上来讲,干式除渣机实为一种以耐热不锈钢链板输送机为基础的系统应用。而针对此输送带而言,其主要由不锈钢且耐高温的钢板所构成,因此,在输送时,防尘作用-。即使在运行过程中,螺旋型的不锈钢丝有一处断裂,该不锈钢丝还和其它螺旋型不锈钢丝相连,不锈钢输送链还能继续运行。针对干式除渣机来分析,其高韧性为其主要特性所在,尽管其各个部分间的温差比较大,但其仍然不会出现变形情况。此外,还需要-的是,带动干渣机不锈钢输送带的装置是头部滚筒,其主要借助摩擦传动来实现能量的驱动;而对于尾部滚筒支撑来分析,当其处于相配套的自动张紧装置中,其能够使不锈钢输送始终保持稳定且持续性的张力,与此同时,还能将不锈钢输送带在具体的温度变化上所形成的膨胀给吸收掉。还需强调的是,对于不锈钢输送带来分析,其不仅能运行于输送托辊上,而且还能运行于回程托辊上,并能够将自炉膛脱落的炉底渣进行收集与外输。而在布置干渣机系统时,主要秉持的是一般流程为:机械密封、渣井、液压关断门、干渣机、单辊碎渣机、渣仓、卸料系统。
基于碎渣机的前方,根据实际需要,酌情增设碎渣机直排装置,当锅炉存在着比较大的结渣量时,并且已经-超出碎渣机原先的处理能力,那么将直排装置开启,预防系统出现-的堆渣故障,因而能够-组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避免由于临时增加直排装置而导致设备损伤以及时间延误。2液压泵站启动运行,液压张紧装置张紧到设定的输送链张紧压力范围4。2针对碎渣机而言,其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将其轴长增加至1.2m,以此来促进其破损能力的提升;另外,还需要改进齿辊,将其做成标准的圆周式,借助长键实现转矩的传递,并使齿辊齿形适当的增加,通过将齿板间距增大,终达到提升处理较大渣块方面的能力,满足将各种粒度渣块予以破碎的基本要求。a) 将钢带加载至系统额定工况负载,将张紧压力由低向高逐渐调整,测定钢带机的启动张紧压力,填入下表2.3-3。
表2.3-3 钢带启动压力检验表 启动张紧压力mpa空载额定负载t备 注 操作员: 检验员: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3) 空负荷运转48小时试验 20hz
张紧钢带启动钢带输渣机,记录仍按表2.3-2的内容和采集钢带启动和稳定运行时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带速、台车位移、温升等。观察网带、钢带的运行情况,以及钢带位置的变化。监视过渡段、头部、尾部、侧向限位轮的运行情况。
(4)调速性能试验5~40hz
钢带设置四个常用频点:5hz,20hz,30hz,40hz,在每个频率段运行2小时。
记录仍按表2.3-2的内容和采集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带速,台车位移,温升包括各个轴承座的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同时观察以上参数在频率改变时的变化情况。
(5) 张紧与位移试验
钢带48小时空载试运开始前,记录尾部滑车的初始位置及此时钢带张紧压力。试运开始后,每间隔10h 测量1次钢带伸长量,并记录相应钢带张紧压力。在完成48小时试运行后,测量尾部滑车的位移量,结果记录到表2.3-4。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4031132.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