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温室大棚-的选择
蚜虫是温室大棚内为常见的害虫,同时也是破坏性的害虫之一,而且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主要原因是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一年可以繁殖10~30代。因此种大棚小编整理了温室大棚蚜虫的-的几个小妙招,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参考。
秒招一:采用粘虫黄板诱杀蚜虫
在地边或温室大棚里设置黄色板,方法是用0.33m2的塑料薄膜,涂成金黄色,再涂1层凡士林或机油,张架在高出地面0.5 m处,可以大量诱杀有翅蚜。
妙招二:采用天敌进行-
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瓢虫、草蛉、食蚜蝇、小花蝽、蚜茧蜂、蚜小峰等80余种,可以引种、繁殖或释放,在田间有一定量的益虫情况下,不要盲目地施药,可以通过保护蚜虫天敌来控制蚜害,这也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所提倡的。
场址选择与规划,大棚的场址应选向阳、避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围无高大树木和建筑物遮荫。在建大棚群时,棚间距离宜保持2-2.5公尺,棚头间距离5-6公尺,才有利于通风换气和运输。
主要由立柱、拱杆、薄膜、压杆或8号铁线组成。这种大棚的断面成遂道式,以纵向南北,棚长50-150公尺,棚宽13公尺左右为宜。
盖膜:薄膜无滴膜,宽度根据棚型跨度选择,先从两边下手,再依次往上覆盖,两幅膜的连接缝相互重叠20公分,棚膜上两拱杆之间设一压膜杆,压紧薄膜,使棚面成互棱型。
有些农户为了节省土地,两棚之间距离过窄,给大棚留下了-。首先,冬季前面大棚对后面遮阴太大,造成大棚的前半部分作物生长不利。其次,对排涝害处也,并且还会出现冬季下雪时,扫雪棚前堆不下的情况。所以两个温室大棚之间空地的距离以7-8米为宜,这样既不互相遮阴,又可防风。很多农户建造温室大棚时没有考虑排涝问题,以至于在夏季下大雨时,棚面上留下的雨水汇集在棚“前脸”处,甚至出现了大棚被冲垮的现象。正确的方法是,前棚脸处挖一条东西走向与大棚同长的排水沟,排水沟宽约半米,深约30厘米左右。好让大棚面上留下的水随时流走,防止水流入棚内。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16811011.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
登录后台


